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2015级学生圆满完成2015-2016春季学期及小学期“士谔知行课”课程计划

发布时间: 2016-08-16 / 点击数:

北航新闻网8月16日电(通讯员 王坤)日前,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2015级本科生圆满完成了2015-2016春季学期及小学期“士谔知行课”的课程计划。课程分为“知”和“行”两部分,其中“知”部分包括必选的7场主题报告和2次艺术参观,“行”部分包括可选的前沿拓展、社会实践两个模块内容和必选的4小时志愿服务。


4月24日,本学期“士谔知行课”首讲,学院邀请后勤保障处张凤老师为2015级学生做了题为《大学生时间管理》的主题报告,为同学们指出时间是一种具有唯一性的特殊资源,因此每位同学都有必要对时间做好管理和规划,并结合实例在如何提高效率上为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建议。

4月15日到5月15日,学院邀请了7个学院的分党委副书记分别为2015级的7个小班做《大学规划(研讨课)》,其上课方式多种多样,但都包含个人展示环节、组内讨论环节、指导老师总结等内容,不仅让同学们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了更加清晰的规划,更让同学们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人生经验。

5月22日,学院邀请思想政治理论学院的彭付芝老师为同学们做了题为《台湾选举问题》的报告,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台湾选举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在台湾出现的三次政党轮替现象,并且深入浅出的介绍了国家的两岸政策,反驳了一些常见的错误观点,解决了同学们的困惑。

5月29日,学院邀请了我校的赵圆老师为同学们做了题为《做个有风度的人――形象礼仪基本常识》的报告,通过大量实例向同学们展示了礼仪形象对人内外修养的重要性。并详细介绍了仪表礼仪、着装礼仪、交际礼仪等多方面内容,纠正了一些常见的误区。

7月1日,小学期“士谔知行课”首讲,学院邀请心理咨询中心的李卫华老师为2015级学生做了题为《积极心理学》的主题报告,通过丰富的影像资料向同学们阐述了现代积极心理学的三大取向以及其解决措施,并讲解了获得积极心理的办法,同时鼓励同学们克服“负面偏差”的心理现象。

7月6日,学院邀请曾获北航“金质奖章”的仪器学院王学运老师和2015届校友张蔚航为同学们做了题为《学习方法》的报告,结合实例向同学们介绍了本科课程体系、科技竞赛以及学习生活的合理规划方法,提升同学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7月7日,学院邀请我校校友、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的南毅宁为同学们做了题为《知识产权,离你有多远》的报告,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为同学们举例阐述了知识产权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及知识产权意识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能增强维权意识,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利益。

艺术参观方面,3月7日和5月28日,同学们于一星期内分别参观了沙河校区艺文空间“诚信、勤俭、廉洁”创意设计大赛和“走向,走不上的地平线”——沈继光油画作品回顾展,通过让同学们去切身感受,来提高人文素养与艺术情怀。我院向来重视文化育人、艺术育人,依托多种平台和辅助资料引导同学们积极聆听、欣赏艺术作品,提高师生的艺术修养,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前沿拓展方面,部分同学参加了“仪光企校”,前往北京亿恒创源科技有限公司、华峰测控技术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参访。部分同学报名了“士谔知行课在线学习”,士谔知行课在线学习平台共开设4门在线学习课程:《移动互联网思维》、《计算机多媒体应用基础》、《演讲与口才》、《创新思维开发与落地》,本学期共24人完成学习任务并顺利通过考核。

社会实践方面,仪器学院部分同学参加了2016年寒假返乡社会实践,并获评“优秀组织学院”、“优秀实践团队”、“优秀个人”、“优秀实践成果”全部4项荣誉称号。此外,部分同学已报名准备参加暑期社会实践。

志愿服务方面,全部同学均已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目前,全部同学均达到了本学期的时长要求。

同时,为提升士谔知行课整体的科学化水平,学院通过调查问卷对授课效果及满意程度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并根据反馈结果逐年调整,构建更加科学的士谔知行课体系。截至7月7日,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2015级学生圆满完成2015-2016春季学期及小学期“士谔知行课”课程计划。


编辑:孔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