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新闻网10月18日电(通讯员 李一平) 10月16日下午,图书馆邀请到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王少萍教授,作“真人图书馆”第5讲嘉宾。此次活动吸引到不少外国留学生来参与分享交流,活动现场座无虚席。在轻松舒适的氛围中,王少萍教授与30余名学生读者互动一个半小时。
图书馆馆长姚仰平教授主持了此次活动,回顾了“真人图书馆”的起源及北航真人图书馆前期举办情况,并介绍了王少萍教授,鼓励读者充分利用此次面对面的机会、积极与王少萍教授交流。
王少萍教授交流的主题为:发现你所学学科的美,去做一个永远奔跑着的寻求美的阳光使者。王教授认为任何一个学科都有它特别美的地方,我们要主动发现它。对学科之美的探寻分三步:发现学科的美,然后爱上它,最后追求并拥有它。王教授以“追女孩”作类比更生动地描述了这一过程。王少萍教授结合自己在北航本科、硕士、博士三个阶段的亲身学习经历,详细讲述了自己如何通过深入学习发现自己所学学科的美,然后爱上它,进而提出改进性方法将它的美发扬光大的故事。王少萍教授感慨:做研究工作,热爱是最最重要的东西。这需要纯粹的心态和全身心投入,而非急功近利。而且,我们做研究一定要阳光、一定要正能量、一定要是有益于社会的。王少萍教授向同学们推荐了《数学之美》一书,鼓励学生读者阅读。
活动中,中外读者发言积极,与王少萍教授共同探讨了飞机流体系统的故障诊断、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领域的专业问题,并讨论了如何进入新的研究领域、如何提高英语口语等问题。整个过程中,王少萍教授结合中英文表达,并辅以母女交流、体检、追星等日常过程作类比,亲和力十足,使交流十分轻松顺畅、真诚生动。
活动结束前,王少萍教授展示了特意准备的“自动化”文化衫,“一遇见你,我的心‘自动’就‘化’了”的解读,将学科之美的诗意表达到了极致。最后,王少萍教授与读者合影留念。
王少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首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北京市巾帼创新之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国运筹学会可靠性分会理事长,中国航空学会飞行器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航空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首都女教授协会副会长,《航空学报》编委。曾在美国普渡大学、法国中央理工大学及日本SMC研究中心等单位做客座教授。 发表著作3本、译著1本,Springer著作1本,发表学术论文270余篇,SCI检索20余篇,EI检索157篇。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5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2项,获得授权专利12项、受理25项、软件著作权10项。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