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学院“致远”大讲堂之人文系列讲座举行

发布时间: 2016-11-07 / 点击数:

北航新闻网11月7日电(通讯员 徐高楠) 10月30日上午,宇航学院致远大讲堂之人文系列讲座于沙河校区咏曼剧场正式开讲。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傅光明先生为宇航学院学生做了题为“一个不带地图的旅人——萧乾”的讲座。 

傅光明先生是萧乾先生的关门弟子,此次受邀前来是为大家介绍萧乾先生的一生。讲座开始,傅老师真诚的邀请大家坐到前排,一起交流,一起互动。在步入正题之前,傅老师表明了他这次讲座的用意——希望能够用萧老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和特殊条件下的选择,为我们迷茫的心灵开一个小窗,点一盏小灯。当我们面对将来的人生各个阶段的选择时,可以不忘初心,安然前行。傅老师从教育、工作、机遇、思想、情感、以及命运关头的选择等方面细致地讲述了萧老的一生,从出生到小时候的调皮捣蛋,再到加入共青团却被举报无奈闯荡人间,年轻的萧乾在机遇和挑战中慢慢成长,成为了独当一面的京派后起之秀。而在二战爆发的前一天,受大公报委托,他去了笼罩在战争阴云下的英国。此间,他写出了流传后世的伦敦特写三部曲。1943年,萧先生领取了随军记者证,正式成为了《大公报》的驻外记者,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战场上极少数的中国战地记者之一。在战火弥漫的欧洲,他随英军几次横渡德国潜艇出没的英吉利海峡,到达美、法两个占领区,随美军第七军挺进莱茵,进入刚刚解放的柏林。从苏、美、英三国首脑讨论战后问题的波茨坦会议到纽伦堡审判纳粹战犯,再到联合国成立大会,这些重大的事件上都有过萧先生的身影。再到后来,新中国成立,被友人挽留的他“像只恋家的鸽子,奔回自己的出生地”。傅老师充满感情、细节详实的讲述,充分地展示了萧老的人格魅力。讲座内容生动活泼,富有哲思而不乏趣味,引来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在讲座最后,傅老师与同学们进行互动,同学们也踊跃发言。同学们都表示从萧老的人生经历中获得了不少的启迪。   

讲座结束后,宇航学院2016级本科生代表向傅老师献花并赠送聘书,聘请傅老师为校外导师,希望从傅老师那里得到人文方面的指导。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