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群鹏院士做客“院士茶座” 与北航学子畅谈成功的要素

发布时间: 2016-11-15 / 点击数:

北航新闻网11月14日电(通讯员 胡婧/文 高桂艳 刘雪蓉/摄影)11月11日晚,由研究生院主办、研究生会承办的“院士茶座”第三期在北航创享空间举办。本期院士茶座邀请到了钟群鹏院士和同学们一起畅谈成功的要素。一共有40多名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钟群鹏院士从辩证法思想、失效分析等角度娓娓道出自己对成功的看法,认为成功和失败是一对矛盾体,是一种互为关系,互相依存,互为生存条件,没有成功就没有失败,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二者互相转化。失败有很广泛的主题。对政府执行者来说是失策;对工作来说是失误;对品德来说是失足;对机械来说是失效;对做事来说是失败。各有不同内涵,却有共同的属性。人的失败、做事的失败和机械的失效有共同性,也有不同。机械失效是死的,自身不能恢复;但人是活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失败可以转化为成功。我们研究失效是为了预防,研究失败也要使得失败转变为成功。作为失效,它有失效模式、失效原因、失效机理。人的失败比机械的失效要复杂的多。人失败的模式可以是政治失效、经济失效、品德失效、能力失效、知识失效、身体失效。每种失效模式下又有很多种。研究之后,怎么走向成功?钟院士提出两个方面,一是研究人是怎么失败的,在失败中吸取教训;二是从成功人士当中吸取营养,研究其成功的原因,从正反两面迭代互动形成了成功的秘诀。接着是院士荐书环节。钟院士为大家推荐的是《中国院士治学格言手迹》一书,详解该书是2003年《科学时报》发起的一次手迹征集活动,后整编成书。该书收集了六百八十九位院士的手迹,内涵深邃、哲理深刻、立意深远、情操高尚、治学严谨,是精神的财富,文化的瑰宝。对后人是一种教育,教会人怎么看待成功,怎么走向成功 。

在院士交流环节。同学们纷纷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向钟院士提问交流。钟院士从自己的经历出发,对同学们的问题一一作答。钟院士认为,人生很漫长,遇到的困难也很多,人生就是一个与困难作斗争的过程,困难并不必然会导致失败,它极可能是人生的转折点,“在我的经历中,每次遇到的困难在我顽强的斗争中,指使着成就了我的今天”。关于如何处理好时间问题,钟院士讲到时间是挤出来的,但奋斗在前,与时间作斗争,不仅需要体力,还需要毅力。关于坚持,这也是钟院士认为的成功之必然因素。钟院士提出,坚持要有理念、毅力、目标,三者缺一不可。毅力来源于理念,理念来源于目标,目标很重要,即你将来准备做什么事,成为什么人。目标确定以后,方法是决定因素。坚持是困难重重的过程,每个人一定要找到合适自己的方式,要迂回坚持,而非硬干。内坚外柔,才能赢得支持,没有恒心什么都没有。有句格言:成功往往蕴藏在坚持之中。但坚持要有毅力,毅力要有理念,理念要有大爱,才有动力、支撑。整场活动气氛十分活跃,同学们都表示受益匪浅,切身感受到了钟院士对学术的热情以及对人生的领悟。

据悉,校研究生会将继续推出院士茶座第四期,请有兴趣的老师和同学继续关注,届时将在北航新闻网和北航研会官方微信公众号平台(微信ID:buaagus)同步发布下期预告。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