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华教授做客北航高研论坛:主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及项目申报”

发布时间: 2016-12-08 / 点击数:

北航新闻网12月8日电(通讯员 张煜妹) 12月6日下午,受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之邀,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杨立华教授做客“北航高研论坛”,在北航高研学术坊主讲“人文社科系列讲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及项目申报”。本次讲座由北航高研院主办,高研院全体教师以及来自校内外的部分师生听取了本次讲座,北航高研院院长蔡劲松教授主持讲座。

杨立华教授首先从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谈起,阐述了研究的概念,解释了什么是研究、研究的有趣、重要性和可操作性以及理论或模型中的变量类型 。他指出,社会科学的研究是对变量之间关系的探讨,与自然科学相比,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其最大的难点在于人的差异性。由于人的差异性又受到历史、社会、宗教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社会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寻找两个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为更直观地呈现研究设计及其有效性控制,杨立华教授从实验类型、三个核心问题、四种有效性及其控制、实验的基本描述、研究方法及其分裂等五个方面对其进行详细讲述,并通过列举大量科学实例,生动地论述相关问题。

结合现有研究基础和列举科学实例,杨立华教授系统地介绍了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他概括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两大基础研究方法类型,同时又对这两大类型的研究方法做进一步剖析和细致划分,全面阐述了描述、思辨、形式等规范研究方法与定性、定量和混合三种实证研究方法的具体使用与区别。他强调,预期用到的方法和理论基础、需要的实验流程、用于分析的样品数量和分析位点等方面尽可能详细,以免造成“研究方案不具体”、“技术路线粗略” 等问题。最后,杨立华教授向大家讲解了项目申报的要求及方法。他详尽介绍了科研项目的步骤、流程及需注意的事项等内容,并对选题、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基础和研究方法做了详细说明。他指出,研究设计需要给出实施研究内容的具体方案和流程,并与基金各个部分内容联系与统一,同时还要注意方法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此外,杨立华教授结合自身多次担任评审专家的经历介绍了科学论文的基本结构、主要内容、主要形式及用词语言,并特别强调科学论文撰写与格式方法的重要性。

杨立华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环境治理与可持续性科学研究所所长,建立有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实验室。先后求学于北京大学、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获法学学士(1999)、经济学学士(1999)、管理学硕士(2002)、政治学硕士(2006)和公共事务哲学博士(2009)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行政学基础理论与方法、公共管理研究设计与方法、环境治理与政策等。发表SCI、SSCI、CSSCI、CSCD等期刊论文80余篇,曾被美国焦点新闻、《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多次转载或摘录,出版中文专著4部、合著中英文双版著作1部、合编著作1部、译著2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及教育部、环保部、民政部、工信部、北京市等科研项目和国际项目多项,获得包括美国公共政策和管理学会2008-2009年度最佳博士论文奖(亚洲研究)等在内的国内外各类学术成果奖30余项。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北京市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