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新闻网5月19日电(通讯员 万依) 5月17日下午,2017华晨汽车·首届大学创客设计大赛开幕式在我校举办。共三十支参赛团队,其中我校四支团队参赛。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后,我校机械学院工业设计系的刘源团队(刘源、周渝茗、潘梓恒、张晨曦、王韵嘉)、万萌团队(万萌、刘鹏勇)分别获得了汽车工业设计类冠军和智能出行设计类冠军,成功晋级下一轮比赛。
2017华晨汽车·首届大学创客设计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是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全国高校校企合作“双创”实战演练平台重要赛事之一。旨在通过产教融合、实战演练的方式,增强大学生创新、创造、创业的意识和能力,着力打造权威性高、影响面广、带动力大的大学生双创大赛,服务国家“双创”战略和高等学校产教融合创新发展。 本届大赛以汽车及汽车生活创意设计为重点,致力于通过大赛服务于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大赛分为三类:汽车工业设计类、智能出行类以及品牌营销设计类。分为报名及海选阶段、初赛阶段、黑马复活赛、决赛晋级评选和全国总决赛。
5月17日下午两点,初赛准时开始,按三类参赛项目的顺序依次答辩。汽车工业设计类答辩团队有三支,均来自我校机械学院工业设计系,他们思维开阔、准备充分、条理清晰答辩过程十分精彩。 第一组刘宁和焦小方以丰富的调研数据为基础,设计了一组未来智能交通系统“dribus”(最巴士),以磁悬浮技术、无人驾驶技术、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作为系统运行的技术支持,面向城市居民的一款个性化和共享性交通系统。第二组的黄学志和陈煦琳的设计则赋予了交通工具更深刻的含义,他们分析了人类社会存在的问题,结合社会形态,做了一组真空运输胶囊汽车的设计。第三组的刘源和周渝茗为代表展示了他们五人团队对新型概念汽车的理解,以出色的造型、车外壳和车体可分离及共享的概念吸引了评委老师和同学的眼球。
第一类比赛结束后,评委老师做出了精彩的点评,对三支队伍充分的准备十分肯定,并提出建议和期望。 第二类比赛中,万萌和刘鹏勇团队介绍了他们对未来私人化公交车的想法,新颖而大胆,并做了视频展示。
接下来来自其他学校的五组团队分别介绍了他们对车载人机交互平台、汽车相关APP、共享出行方案、车联网交互系统等的方案,也十分精彩。随后,第三组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的二十支团队展示了他们对华晨汽车的品牌营销方案设计。三类比赛结束后,由我校机械学院副院长于靖军教授、陈路老师分别为获奖团队颁奖,2017华晨汽车·首届大学创客设计大赛初赛北航点落下帷幕。
编辑:贾爱平